(一) 1920年8月,李葆華在北京進入孔德學校,就讀5年。1925年5月,他和同學們積極參加北京市民舉行的--和-、英貨運動。不久,參加國 民黨。同年8月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。11月28日,中共北方黨委領導的“首都革命”爆發後,他積極參加聲勢浩大的--。1926年“三・一八”慘案, 他加入了-隊伍。執政府衛隊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隊伍開 ,他躲過敵人 擊幸免於難。
1926年4月16日,奉係軍閥張作霖占領北京。許多同誌 遵照黨的指示轉移,中共北方黨委隻剩李大釗等少數同誌在北京。李葆華成了父親工作的得力助手。大釗遇難後,周作人、沈尹默等人為了安全,送他去日本留學。 1930年冬,他參加了中華留日學生社會科學研究會。1931年6月,中共東京特別支部書記陸毅夫(溫勝剛)介紹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。不久,陸毅夫回國, 他任東京特支書記。回國後,中共北平市委派他任門頭溝礦區黨支部書記。9月,調任中共河北省京東特委宣傳部長。1933年6月,他改任組織部部長。 1934年4月任中共京東特委書記。1935年4月調到天津,任河北省委宣傳部部長,主持天津地區黨的工作。1936年4月,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和河北省委 工作,改組北平市委,派李葆華任書記。他主持北平市委工作9個月,黨的組織得到很大發展。1937年1月,李葆華調北方局工作。2月,他代表中共中央北方 局,去綏遠省扒字補隆墾區處理黨內紛爭。4月,調任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長,因書記去延安,由他主持工作。
(二)“七・七”事變發生,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。1937年10月21日,中共晉察冀省委成立,李葆華任書記。他以全部精力投入黨的組織恢複與重建和發動群眾工作。11月中旬,晉察冀 省委調整,他任組織部部長。在黨中央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,晉察冀地區的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。1939年,中共中央決定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。他當選 晉察冀邊區七大代表。1942年2月14日,他和田映萱結婚。同月,調任中央黨校第三書記。1943年6月,調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,任賀龍的政治秘 書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,他當選侯補中央委員。1948年3月任北嶽區-,兼北嶽軍區政委。5月9日,遵照毛澤東 “中央委托華北局辦理黨校”的指示,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於12月創辦,他任校長。
北平和平解放前一個月,中共中央和華北局確定了北平市委班 子,彭真任書記,葉劍英任第一副書記兼軍管會主任和市長,李葆華任第二副書記。1949年3月5日至13日,李葆華出席在平山縣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 全會。3月25日,他參加了歡迎中央機關和毛主席進北平,並出席了在西苑機場舉行的閱兵式。9月21日至30日,他出席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,當選全國政協 常委;參加了國旗、國徽、國歌的討論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。
(三)1949年10月19日,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葆華為水利部副部長,同時 兼任水利部黨組書記。他深入實際,調查研究,團結工程技術人員,經過苦戰,1954年5月,新中國第一座水庫官廳水庫勝利竣工。1956年9月,中共八大 召開,李葆華當選中央委員。1958年12月,水利部與電力工業部合並成立水利電力部,他任副部長、黨組書記,主持工作。1961年1月,調任中共中央華 東局第三書記,為常務書記,主持工作。1962年1月,在中央召開的“七千人大會”上,安徽問題充分暴露。2月9日,中央派他任安徽省委-。在安徽 4年半的時間裏,安徽人民呼他為“李青天”。
“文革”十年,他有6年多被揪鬥、被關押。1973年5月20日至31日,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 議,宣布解放譚震林、李井泉、李葆華等13名老幹部。5月底,中央調他任中共貴州省委第二書記,主持省委工作。在中共十大、十一大上,他當選中央委員。 1978年1月15日,中共中央任命李葆華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、黨組書記。他團結黨組一班人,有效地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,遏製通貨膨脹,控製信貸規模,大 力培養金融人才。1980年4月,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關係得到了恢複, 9月,李葆華被增為國際貸幣基金組織理事。
1982年5月4日,李葆華離休。在黨的十二屆、十三屆代表大會上,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,黨的十四大、十五大、-特邀代表。
李葆華,曾用名楊震、趙振聲。1909年10月2日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。2005年2月19日病逝於北京,享年96歲。
(一) 1920年8月,李葆華在北京進入孔德學校,就讀5年。1925年5月,他和同學們積極參加北京市民舉行的--和-、英貨運動。不久,參加國 民黨。同年8月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。11月28日,中共北方黨委領導的“首都革命”爆發後,他積極參加聲勢浩大的--。1926年“三・一八”慘案, 他加入了-隊伍。執政府衛隊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隊伍開 ,他躲過敵人 擊幸免於難。
1926年4月16日,奉係軍閥張作霖占領北京。許多同誌 遵照黨的指示轉移,中共北方黨委隻剩李大釗等少數同誌在北京。李葆華成了父親工作的得力助手。大釗遇難後,周作人、沈尹默等人為了安全,送他去日本留學。 1930年冬,他參加了中華留日學生社會科學研究會。1931年6月,中共東京特別支部書記陸毅夫(溫勝剛)介紹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。不久,陸毅夫回國, 他任東京特支書記。回國後,中共北平市委派他任門頭溝礦區黨支部書記。9月,調任中共河北省京東特委宣傳部長。1933年6月,他改任組織部部長。 1934年4月任中共京東特委書記。1935年4月調到天津,任河北省委宣傳部部長,主持天津地區黨的工作。1936年4月,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和河北省委 工作,改組北平市委,派李葆華任書記。他主持北平市委工作9個月,黨的組織得到很大發展。1937年1月,李葆華調北方局工作。2月,他代表中共中央北方 局,去綏遠省扒字補隆墾區處理黨內紛爭。4月,調任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長,因書記去延安,由他主持工作。
(二)“七・七”事變發生,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。1937年10月21日,中共晉察冀省委成立,李葆華任書記。他以全部精力投入黨的組織恢複與重建和發動群眾工作。11月中旬,晉察冀 省委調整,他任組織部部長。在黨中央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,晉察冀地區的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。1939年,中共中央決定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。他當選 晉察冀邊區七大代表。1942年2月14日,他和田映萱結婚。同月,調任中央黨校第三書記。1943年6月,調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,任賀龍的政治秘 書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,他當選侯補中央委員。1948年3月任北嶽區-,兼北嶽軍區政委。5月9日,遵照毛澤東 “中央委托華北局辦理黨校”的指示,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於12月創辦,他任校長。
北平和平解放前一個月,中共中央和華北局確定了北平市委班 子,彭真任書記,葉劍英任第一副書記兼軍管會主任和市長,李葆華任第二副書記。1949年3月5日至13日,李葆華出席在平山縣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 全會。3月25日,他參加了歡迎中央機關和毛主席進北平,並出席了在西苑機場舉行的閱兵式。9月21日至30日,他出席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,當選全國政協 常委;參加了國旗、國徽、國歌的討論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。
(三)1949年10月19日,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葆華為水利部副部長,同時 兼任水利部黨組書記。他深入實際,調查研究,團結工程技術人員,經過苦戰,1954年5月,新中國第一座水庫官廳水庫勝利竣工。1956年9月,中共八大 召開,李葆華當選中央委員。1958年12月,水利部與電力工業部合並成立水利電力部,他任副部長、黨組書記,主持工作。1961年1月,調任中共中央華 東局第三書記,為常務書記,主持工作。1962年1月,在中央召開的“七千人大會”上,安徽問題充分暴露。2月9日,中央派他任安徽省委-。在安徽 4年半的時間裏,安徽人民呼他為“李青天”。
“文革”十年,他有6年多被揪鬥、被關押。1973年5月20日至31日,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 議,宣布解放譚震林、李井泉、李葆華等13名老幹部。5月底,中央調他任中共貴州省委第二書記,主持省委工作。在中共十大、十一大上,他當選中央委員。 1978年1月15日,中共中央任命李葆華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、黨組書記。他團結黨組一班人,有效地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,遏製通貨膨脹,控製信貸規模,大 力培養金融人才。1980年4月,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關係得到了恢複, 9月,李葆華被增為國際貸幣基金組織理事。
1982年5月4日,李葆華離休。在黨的十二屆、十三屆代表大會上,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,黨的十四大、十五大、-特邀代表。
李葆華相關





同年(公元1909年)出生的名人:





同年(公元2005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本文由不解之仇網发布,不代表不解之仇網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co1cn.4k811.com/L1rdne/744.html